Home » 【求職】2024 新加坡工作簽證如何申請? 簽證種類介紹

【求職】2024 新加坡工作簽證如何申請? 簽證種類介紹

如何申請新加坡工作簽證? 有哪幾種類別?

從 2024 年開始,新加坡工作簽證變得比過去難拿,主要原因是太多人湧入。

新加坡不大,約 2.6 個台北市大,但地理位置、資本開放及政策等因素讓新加坡在前不久取代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亞洲有非常多富人把錢移往新加坡甚至移民定居,因此那邊的理財需求很大,不只是一般的消費金融(Retail banking),那邊更多是做私人銀行(Private banking)及跨國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

面對大量人才進入,新加坡政府設了很多政策保護當地人,包含公司員工要提供當地人保障名額、購買全新政府組屋(HDB)等…

本篇文章說明最新的新加坡求職規定。

外國人要拿到新加坡工作簽證的難度越來越高,以 2023 年 9 月上路的新規為例,不只要審核求職者,連公司也要符合條件才有可能申請得到工作簽證。

即便求職者能力出眾,如果公司沒有符合員工國籍分散、雇用本地員工等項目就拿不到分,那求職者就必須要有更好的條件才有可能把分數補上,總之就是很難申請,申請不到也不一定是你的問題,換間公司可能會容易些。


工作簽證 (Work passes)

新加坡工作簽證有分很多種,主要可以區分為專業人士 (Professionals)、技術勞工 (Skilled workers)、實習生學生 (Trainees and students) 及家庭成員 (Family members)。

比較多人申請的是專業人士用的 EP 及 技術勞工用的 SP,每一種簽證都有其限制條件,並不是你想申請就申請得到。

S Pass

  • 屬於比較中階的技術型勞工簽證,薪資要求從 3,150 新幣逐年上升 (最高為 40 歲的 4,650 新幣)。
  • 必須由雇主代求職者申請,效期為 2 年。

Employment Pass (EP)

  • 適合外國專業人士、經理和高階主管,必須通過互補性評估框架 (COMPASS)。
  • 固定月薪必須達到 5,000 新幣以上,金融業為 5,500 新幣,門檻隨年紀上調。
  • 必須由雇主代求職者申請,效期最長為 2 年,續期為 3 年。

Personalised Employment Pass (PEP)

  • 專門給比 EP 更高所得的海外專業人士申請,申請條件相對寬鬆,唯獨薪資要求很高。
  • 固定月薪必須達到 22,500 新幣 (前 10% EP的薪水),約莫台幣 621 萬年薪。
  • PEP 可由個人提出申請,效期最長為 3 年,且失業後簽證仍維持有效 6 個月。

如何申請 EP?

誰來申請?

由雇主或人力仲介代表應徵者申請,應徵者無法自己申請

有效期限多久?

第一次申請工作簽證的有效期限最長是 2 年,到期後更新則期限最長可到 3 年。

針對特定有經驗的科技專才,新加坡政府願意提供 5 年效期的工作簽證。


EP 工作簽證門檻

階段1 – 符合薪資要求

固定月薪至少 5,000 新加坡幣。

金融業固定月薪至少 5,500 新加坡幣。

以上數字是 23 歲的要求,是最低標,薪資要求會隨著年紀往上提高,最高是 45 歲的 11,500。

階段2 – 通過COMPASS

EP 的薪資要求還不算困難,新上路的 COMPASS 有多項規定,會比較棘手。

COMPASS是從 2023 年 9 月 1 日起的規定,除了薪水外還必須符合多項規則,採積分制,拿到 40 分才有機會取得簽證

C1. 薪資 (Salary)

你的薪資跟該產業新加坡當地 PMET* 薪資相比

  • 超過 90%:得 20 分
  • 介於 65% 至 90% 之間:得 10 分
  • 低於 65%:得 0 分

這部份薪資並非絕對數字,而是跟當地新加坡人比較的相對數字。

這項指標主要是希望公司能夠花高薪聘請真正有價值的員工來新加坡工作,而不是聘請一堆普通員工來搶新加坡當地人的飯碗。

*PMET 的意思是指 “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 and Technicians” 的縮寫,中文為「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

C2. 資格 (qualifications)

這項基本上就是看學歷,MOM 官網上有公布清單

List of top-tier institutions under COMPASS Criterion 2 (Qualifications)

  •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100:得 20 分
  • 大學相等學歷:得 10 分
  • 無大學學歷:得 0 分

以 MOM* 最新公布的 QS 世界大學排名清單,台灣只有三所大學入榜,分別是台灣大學、清華大學及成功大學。(居然沒有政大!!!)

這個項目有例外條款,比方說有些學校沒有在QS大學清單上,但學校某些學院是新加坡政府希望引入的,那一樣可以拿到 20 分,這部分在 MOM 提供的 Top-tier institutions 清單中有正面表列。

如果沒有大學學歷,若是符合專業資格還是可以拿到 10 分,這些專業資格主要是學校的學程,不過清單中沒有台灣的學校,台灣人會比較吃虧。

*MOM 是 Ministry of Manpower (人力部) 的縮寫,是新加坡政府主管勞動力相關事務的部門。

C3. 多樣性 (Diversity)

如果公司的 PMETs 員工低於 25 位,則這項目直接拿 10 分。

如果公司的 PMETs 員工超過 25 位,則要看你的國籍在 PMETs 中的占比

  • 占比低於 5%:得 20 分
  • 占比介於 5% 至 25% 之間:得 10 分
  • 占比高於 25 %:得 0 分

新加坡政府希望公司內的員工能夠盡量多樣化,既然都到新加坡開公司的,雇用勞工應該採取開放態度。

基本上公司一定優先雇用同國籍的人,如果不加以限制就會造成整間公司都是同一國家的人,甚至,優秀人才想來新加坡工作或是換工作會有困難,新加坡就業市場會變得像在打世紀帝國一樣,同種族的同一國,各國之間壁壘分明。

藉由這項指標可以迫使公司必須招募不同國家的人,有助於新加坡政府吸引國際優秀人才。

C4. 支持本地勞工 (Support for local employment)

如果公司的 PMETs 員工低於 25 位,則這項目直接拿 10 分。

如果公司的 PMETs 員工超過 25 位,則要看本地 PMETs 占比在產業內的排名

  • 占比超過 50 百分位:得 20 分
  • 占比介於 20 百分位至 50 百分位之間:得 10 分
  • 占比低於20 百分位:得 0 分

如下圖所示

這個項目非常直覺,就是希望保留工作職缺給本地人

如果公司一直雇用外國人作為 PMET,那本地人的工作機會就會減少,因此新加坡政府設下這個規定,當公司太多外國 PMET 時就會變得較難拿分,要拿到工作簽證也就更困難了。

以上 C1. 到 C4. 是基本條件,下面 C5. 及 C6. 是加分項,反正 C1. 到 C6. 加起來有 40 分就可以了。

C5. 技術紅利 (Skills bonus)

針對新加坡短缺的技術進行加分。

MOM 官網有短缺職缺清單 – Shortage Occupation List (SOL),如果你的工作符合新加坡政府政策方向,那就有機會加分。

  • 職缺符合 SOL + 應徵者的國籍占公司 PMETs 低於 1/3:得 20 分
  • 職缺符合 SOL + 應徵者的國籍超過公司 PMETs 低於 1/3:得 10 分

符合 SOL 的有以下六種產業

以我在的金融業為例,裡面有三種職缺,分別是

  • Investment advisor (ultra-high/high net worth / family office / philanthropy)
  • Relationship manager (ultra-high/high net worth / family office / philanthropy)
  • Wealth planner (ultra-high/high net worth / family office / philanthropy)

Investment advisor 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講解市場行情、提供客戶投組建議

Relationship manager 就是高階版的理專,負責維護客戶關係及提供理財服務

Wealth planner 主要是針對稅務、傳承、信託及家族辦公室規劃提供顧問服務

以上三種是金融業的加分職缺,要特別留意後面有註明要是服務超高資產客戶才算,一般商業銀行的理專、投資顧問是沒辦法加分的。

C6. 戰略經濟優先 (Strategic Economic Priorities (SEP) bonus)

公司必須參加新加坡政府的特定計畫才能得到這個加分 bonus。

計畫主辦單位包含:

經濟發展委員會 (EDB)、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EnterpriseSG)、資訊與通訊媒體發展局 (IMDA)、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 (MPA)、新加坡旅遊局 (STB)及全國勞工總會 (NTUC)。

以上都是政府單位,也就是說,公司如果配合政府辦事或給予贊助,那公司在雇員上就能有多一點彈性,雙方互惠。


更多精采文章

【職涯】聽說金融業薪水很高? 跟科技業比哪個高?

【證照心得】CFA Level 2準備心得

【證照心得】CFA Level 3準備心得

【常威裝修日記】新屋開箱,重裝修輕裝潢,自己的房子自己設計

【常威裝修日記】家具家電高CP值購買方式

Related Posts